(1)加大财政补助力度。在省财政对工业领域燃煤锅炉电能替代实行专项补助的基础上,市财政计划安排3600万元进行配套补助。2017年内完成替代改造的每蒸吨补助4万元,2018年补助3万元,2019年补助2万元。(2)搭建发用电合作平台。通过政策宣讲、推介会等形式,鼓励燃煤锅炉替代企业积极与电网企业、发电企业按市场化方式开展合作,争取更优惠的电价政策。(3)严格节能环保措施。将电能替代全面融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,实施环保和能效达标准入,加大对企业燃煤锅炉、窑炉等排放物的监督检查力度,制定燃煤锅炉整改淘汰、工业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治理等7张清单,明确时间节点,确保散烧煤、燃油有序实施电能替代。(4)开辟电网建设“绿色通道”。在城市总体规划中,预留电能替代配套电网线路走廊和站址用地规划,简化电能替代配套电网工程审批程序,帮助电网企业做好项目征地、拆迁和电力设施保护等工作。(5)加强统筹推进。督促区县(园区)将工业领域电能替代纳入当地能源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,制定本地区工业领域电能替代工作方案。加强示范项目管理,及时跟踪、评估项目情况,总结经验,完善配套政策措施。结合示范项目加快工业领域电能替代技术的实施应用,对于成熟可复制的典型示范项目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应用。(6)强化调度考核。加强跟踪检查和评估,及时掌握工作进度。督促区县根据本地区工业领域电能替代市场潜力,加大工作力度,将年度工业领域电能替代目标分解落实到各部门、各企业。